新闻中心

黑龙江省“互联网+环境保护”行动计划亚美体育

2024-08-12
浏览次数:
返回列表

  亚美体育为了推动互联网与我省生态文明建设深度融合,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国发[2015]40号)和《陆昊省长在全省“互联网+”推进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精神,充分发挥环境保护在生态文明建设工作中的主阵地作用,主动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形成经济发展新动能,创新环境保护管理服务模式,推动全省社会经济健康发展。制定本行动计划。

  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和全国环境保护工作会议、省委十一届五次全会、省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充分利用互联网+的技术优势,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坚持改革创新,坚持依法行政,努力打造活力环保、法治环保,推动全省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

  依托本系统现有的网络、安全等基础设施条件,在进一步完善的基础上,采用遥感、地理信息系统、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手段,建成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宜的生态环境保护基础信息资源体系和重要政务、业务信息系统。建成开放共享的生态环境保护基础信息资源库和信息共享服务平台,支撑面向生态环境保护各部门宏观决策和公共服务,实现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相关部门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服务于公众社会,服务于生态环境保护管理,显著提高各部门履行职能的效能。力争2年内实现系统内生态环境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5年内,在有关部门的组织和协调下实现部门间的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实现相应数据支撑的工作目标。

  1、优化监测站点布局。针对大气、水亚美体育、土壤等重要生态要素,充分利用多维地理信息系统、智慧地图等技术,结合大数据分析,进一步整合优化环境质量监测点位,建设布局合理、功能完善的全省环境质量监测网络。大气监测点位覆盖市县两级,实现每个县不少于一个自动监测站点。水的监测点位实现三覆盖,即水质自动监测点位覆盖到所有的省界市界断面,水系监测点位覆盖到河长50公里以上的河流,水质行政监管点位覆盖至所有的县。土壤监测点位以耕地为主、兼顾林地、增设污染源地,全省耕地实现8Km×8Km布点,林地不少于32Km×32Km布点,建立油田、化工、火电等污染源周边土壤例行监测。

  2、扩大动态监控范围。以卫星遥感为主要手段,将全省划分为72个行政板块,开展生态质量监测,同时多部门联合完成生态保护红线的划定工作。各地市全面开展辐射环境质量监测,监测覆盖地表水、空气、土壤、饮用水源地、生物等要素,地表水监测覆盖全省主要河流干流及主要一级支流及重点湖泊、水库,辐射空气监测自动站、辐射环境质量监测点覆盖全省13个地级城市。

  3、强化重点企业监管。对纳入年度重点监控污染源企业名单的企业,全部完成污染源自动监控设施建设。探索建立健全自动监控核心参数监控及污染物排放过程(工况)监控等,确保自动监控数据真实、准确。进一步完善污染源自动监控系统建设和风险源信息采集,扩大监测范围,增加监控因子。

  4、建立机动车环境管理综合业务平台。加强对机动车环保检验机构的管理,规范检测过程,提高检测数据的准确性、有效性,实现各市(地)间互检。将及时监控机动车污染排放状况,按车辆型号、燃油种类、用途等分类调取相关数据,为环境管理提供可靠、实时的机动车尾气污染分析数据,实现对黄标车等高排放车辆的管控和对转入车辆、新注册车辆的管理,确保制定相应的科学防治措施,有效控制新增污染量。

  5亚美体育、搭建环境监管决策“一张图”。引入先进的模型和技术,对重点流域和湖泊、自然保护区、重点城市、重点企业实行高精度监管。建设全省范围的基础空间数据,对环保业务的全面梳理,实现环境GIS空间信息共享服务与环境业务共享,通过“以业务带图,以图服务于业务”的模式为环保信息化提供高效、便捷、科学的管理与决策支持。采取环境监管、决策指挥、移动执法“一张图”管理,实现全方位、无盲区的环境安全监管,提升环境保护综合决策水平。

  6、改进环境信息发布手段。基于环境监管综合信息平台,采用网站、手机客户端、微薄、微信等方式,实现信息公开及面向公众的在线、促进环境数据共享。据环境管理的新需求及物联网建设内容,实施数据中心二期建设,实时更新环境信息资源目录,完善面向用户的数据共享服务体系。扩充基础数据库,增加企业环境信用数据库、环境质量动态监测数据库、“十三五”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项目库、生态红线空间数据库,整合机动车环保检验、移动执法、风险源数据库等内容,采用统一接入渠道、统一共享策略、统一运行管理的策略,根据各部门信息交换目录和共享信息的频率,确定下载、推送、调用服务和数据库开放接口等信息共享的方式,为生态环境保护各部门、社会公众之间实现信息传输交换、共享和多种形式的信息服务建设生态环境保护共享服务平台。

  8、建立生态保护红线监管平台亚美体育。由环保部门和非利益相关的第三方机构牵头,根据《环境保护法》规定,在事关国家和区域生态安全的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环境敏感区和脆弱区以及其他重要的生态区域内,划定全省生态保护红线,利用现有的地理信息服务平台亚美体育,以门户网站和服务接口两种形式向公众、企业、专业部门、政府部门提供24小时不间断“一站式”地理信息服务,以此为基础,搭建自然生态环境公众监督平台,实施生态保护红线有效监管。

  9、打造全省空气质量预报预警平台。进一步升级预报系统的硬件和软件功能,大幅提高预报的科学性和精准度,实现预报信息的互通互联及部门协商,更好地指导预报预警工作。通过空气、水体环境质量地面雷达和卫星遥感监测系统平台的设计、开发和建设,实现对环境质量监测数据的管理及环境质量的地基、天基雷达监测,汇总各监测点位监测数据通过环境地理信息系统进行专题展示,实现监测数据汇总统计、分析功能。

  10、建立环境风险应急平台。将涉及企业的基本信息,污染防治设施建设及运行情况、监督性监测及企业自行监测情况、环境风险防范情况、风险评估、多尺度地理信息、专题图层和指挥调度信息等进行充分整合、分析,并对各类环境风险应急预警进行模拟分析,并对存在环境风险隐患、屡教不改的企业通过平台公布黑名单。通过多维地理信息系统、智慧地图等技术,并结合智能监测设备和互联网技术,实现“应急一张图”,实现跨领域、跨层级、跨地域的协调联动、处置平台。满足对重点风险防范企业实现全面查询、快速响应、实时监测监控、预测预警、信息报告、综合研判、指挥调度等功能,实现突发事件的相互协同、有序应对。

  11、促进环保技术交流合作。依托互联网,建立环保产业交流平台,向国内外推介我省优秀的环保产业、企业和最佳实用技术,促进我省环保企业与国内外先进的环保企业开展交流与合作,开拓市场,加速科研成果市场转化,加快我省优秀环保企业走出去的步伐。

  12亚美体育、加强组织领导。成立“互联网+绿色环保”建设领导小组,抽调精干力量和专业人才,并下设办公室,统筹协调解决“互联网+”建设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强化与国土、工信、科技、气象等部门的合作,建立厅局间联席会议制度,头筹解决跨领域、跨行业的各类问题,确保行动计划顺利实施。

  13、实施重点攻关。选择“互联网+绿色环保”的重点、难点工作,加大资金投入力度,集中组织力量重点攻关,分步骤组织实施重大工程,重点促进以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与环境保护的融合,创新环境保护管理服务模式。

  14、坚持统筹推进。以动态发展的眼光看待“互联网+环境保护”,在实践中大胆探索拓展,借鉴“互联网+”融合应用成功经验。结合实际,研究制定“互联网+环境保护”行动落实方案,合理定位,科学组织实施,杜绝盲目建设和重复投资,务实有序推进“互联网+”行动。

  15、强化人才培养。完善智慧环保人才培训机制,建立科学合理的市、县、乡环保人才分级培训体系,全面开展环保数据应用人才培训。使全省系统专业人才能够熟练掌握数据采集、处理、分析相关业务技能,各级领导、干部能够熟练使用操作相关平台。

搜索